![]() |
|
【内容简介】 |
《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是当代美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初版于2001年,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第一部专题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现象与具体问题的著作。此增订本对原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与“扩容”:一、对原书部分内容作了全面更新、重写或较大调整,以求能够反映出美学界在本领域的最新成果;二、增补了对梁启超、邓以蛰、冯友兰、丰子恺、方东美、徐复观等人美学思想的专题研究,从而弥补了原书的缺憾,使得全书内容更为完备和充实。 本书于世纪之初率先提出从学术史的视角对20世纪中国美学自身的演进加以研究。全书共分为五编,第一编“问题的提出”开宗明义,对百年美学进行“学术史的追寻”的可能性与着眼点加以阐述,并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提问方式、20世纪中国美学与中国思想的关系、20世纪中国美学留下的三个问题(美学的本体论问题、美学民族化问题、审美文化问题)做了专题分析。第二编“历史与反思”,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做了全景式梳理,并就20世纪中国美学的方法论问题、美学论争,以及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美学、实践美学等进行专题探究,反思20世纪中国美学在其演进过程中与整个时代思想文化运动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影响,从而在一个宏观视野中实现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整体把握。第三编“承续与转换”,阐述20世纪中国美学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这两组既内在矛盾又外在冲突的思想和知识背景下展开自身的学术思考,并在理论建构中批判性地实现对传统的承续和对西方资源的转换。本编重点就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做了专题分析。第四编“历史与个人”,是对20世纪代表性的美学家的个案分析,包括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丰子恺、冯友兰、方东美、徐复观、李泽厚、蔡仪、高尔太等,论述了其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学术创造及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独特贡献。 |
【编辑推荐】 |
探究20世纪中国美学,从《美学的历史》开始! |
【作者简介】 |
汝信,中国当代美学家、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国启明大学名誉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燕都学院常务副院长、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